下载APP 天气预报
遭遇孩子拒绝分享的尴尬场面,家长该怎么办?
时间:2017-08-07

    要学会分享,先学会“自私”

    文 | 千寻

    说到“分享”,大家都知道分享是美德,也是一个孩子塑造合作型性格的底色。在外面,我也常常听到家长把“你让妹妹玩一会嘛”、“你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”这样的话挂在嘴边。但孩子往往不买账,搞得家长很尴尬。

    讲个千寻两岁时候的事。

    有一天,我带她去游泳,路上遇到她的小伙伴童童。两个小朋友手里都捏着零食,千寻手里是一包刚买的巧克力,童童手里有一块饼干。童童妈妈很客气,要童童把饼干分享一些给千寻,童童也很听话,立即掰下一半给千寻。千寻这小吃货乐呵呵地接了过来,见她吃得开心,我就说:“你看,童童给你分享了她的饼干,你要不要也分享一些巧克力给童童啊?”这丫头居然不愿意,很坚决地拒绝了我的提议。一直在等待巧克力的童童就很失望,哇的一声哭了起来。气氛顿时有点尴尬,我只好一边跟童童妈妈表达歉意,一边安慰童童:“童童不哭,下次阿姨来你家的时候,给你带一模一样的巧克力!”

    虽然只是一个偶遇小插曲,我却免不了有些担心,千寻这么不懂分享,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?

    后来,我与千寻的老师探讨了这个问题,她给我讲了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威廉·西尔斯(William Sears)的一个阐述:占有欲是孩子出生2-3年自然而然产生的,是独立意识的一种体现。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可能很霸道,却是他成长的必经阶段。

    如果不了解孩子这个发育过程,用成人视角去解读,就很容易进入一个育儿误区:为孩子正常的占有欲贴上“自私”的标签。

    现在,千寻快四岁了,我当时担心的状况真的没有发生。

    虽然,她依然不是人群中那个最大方的小朋友,但大部分时候,她会看着小朋友考虑几秒,然后主动把玩具分享给他们。

    我也在反思,为什么当时我会担心,会急于纠正她的行为呢?

    一个原因是西尔斯说的对孩子正常行为的误读,另一个原因是我急着追求‘分享’这个行为,却忽略了分享有两个区别:主动分享和被动分享。

    孩子出于父母要求、外界压力的分享,是被动分享。主动分享,是孩子理解到了分享的价值,比如分享不等于失去、分享能增加互惠性、分享带来满足感等等,然后自发主动的行为。

    虽然两者表现形式一样,内涵却大不相同。显然,主动分享才是健康的‘分享观’。而要让孩子学会主动分享,恰恰急不得,不但不能急着要求孩子分享,反而还要尊重他们的‘自私’行为!

 

   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?孩子要学会分享,先得学会“自私”。

    其实,主动分享的前提就是允许“自私”,‘自私’有助于孩子真正理解到分享的涵义。

    为什么这么说呢?

    因为,孩子主动分享,有两个前提:

    第一个前提,是孩子要具有“所有权”意识。孩子是首先具有“所有权”意识,然后才愿意分享的。比如,孩子知道这个玩具是我的,我借给你玩,不等于它就会变成你的,它最后还会回到我手上,这时候他对自己的玩具才有安全感,有了安全感,才会愿意分享。

    这种意识一般在孩子两岁左右出现。当孩子经常说“这是爸爸的眼镜”“这是妈妈的手机”这样的话时,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区分什么是我的,什么是别人的。在这个刚刚迈入独立个体的阶段,他们占有欲很强,表现很“自私”。

    小朋友一起玩耍时,别的小朋友刚刚碰到他的玩具,他就会大声制止:“这是我的!”如果其他小朋友拿走他的玩具,他会不依不饶地大哭大闹。或者,像千寻两岁时一样,即便小伙伴先给她分享了饼干,她也会拒绝分享自己的巧克力。

    这样的行为恰恰说明了他们的心智在成长。

    还好,面对千寻当时的“自私”行为,我选择了尊重,而不是打击或者强迫,甚至鼓励她告诉小朋友:“这是我的,但我现在还不想分享给你。”

    慢慢地,我发现,和她一样能熟练说“我的”“你的”“他的”这样的话的孩子,对属于自己的东西会更加看重,但同时也更乐于分享。

    主动分享的第二个前提,是孩子要有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。分享嘛,就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用,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。所以,要做到分享,首先要能同情和理解别人的需求。

    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。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过一种说法,叫“儿童自我中心主义”,意思是说,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儿童和成人不一样,儿童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不知道还有别人的角度。我们常常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在那玩玩具,不太管别的小朋友感受,因为他感觉不到。

    怎样才能让孩子理解到别人的感受呢?有个词叫“感同身受”,自己有过相似的感受,便能更好的理解别人。

    我的方法是:有时,千寻想要我分享给她某样东西,如果我拒绝了,她会很不开心,但短时间内我不去安慰她,而是放任她以自我为中心,专注在自己的感受里。她会发脾气,会哭闹,会很不爽,所有“自私”情绪的发泄我统统接纳。但之后,待她慢慢安静下来,我会鼓励她讲出刚刚所感受到的,我不加以评论,只是默默听着。看起来,孩子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会,其实在这个过程中,她已经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了被拒绝分享的感受。之后,当她本能地想拒绝别人时,如果我有提醒:“千寻,还记得你被拒绝时的感觉吗?我觉得,小朋友如果被你拒绝,应该也会一样难过吧!”她往往会在思考犹豫片刻之后,大方分享给对方。

    同时,也要让孩子体会到被分享的快乐。

    当孩子分享给小朋友玩具,如果小朋友懂得说声“谢谢”,报以灿烂的微笑更好,如果没有,父母要适时给予鼓励:“你看,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,他心里一定在感谢你呢!”。或者,家长做出榜样,比如,把东西借给邻居的时候,让孩子一起去,一起感受到获得分享方的开心和感激,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会比要求孩子分享更管用。

 

    大家有没有发现,“主动分享”的两个前提,都与“自私”有关。

    接受孩子的占有欲,当他对“我的”产生安全感,才会乐于分享;孩子没得到别人的分享就生气哭闹,这时候不去制止他,让他“专注于自己的感受”,发泄“自私”的情绪,之后他会懂得,别人被拒绝时的感受,会出于理解而分享。同时,让孩子多体会被分享的快乐,理解到为别人带来快乐,自己也能收获满足感,孩子也会主动分享。

    除了这两点,我觉得,孩子主动分享,还得掌握一个“自私”的本领,就是说“不”的勇气。因为,我们要让孩子明白,真正的分享不是有求必应,而是在双方都愉悦的心情下进行的。

    回到最初的故事。

    童童先分享了饼干给千寻,千寻是不是就应该分享巧克力给童童呢?

    出于“父母必要的引导”和社交规则,我们往往会要求孩子这么做。但这是“被动分享”。

    “被动分享”在孩子的世界里并不少。一项针对29-36月龄儿童的研究就发现,孩子的被动分享除了源自父母要求,有时还源自同伴威胁,比如,“你不给我,我就不跟你好了。”

    而我们前面就说过,健康的“分享观”,不该是被动的。

    孩子通过分享这个行为养成合作型的性格,但合作的基础肯定不是牺牲自我、成全他人。尊重孩子说“不”的权利,尊重他的心理发展,在愿意分享时分享,不愿意分享时鼓励他大方告知对方原因。这样,孩子也能懂得,不强迫别人分享是最起码的尊重。

    现在,大多数时候,千寻都会主动分享。但偶尔,我还是会适当引导,有小朋友想要玩她的玩具时,我不会跟她说:“千寻,你能和小朋友分享这个玩具吗?”之类的话,我会说:“这个妹妹好像很喜欢你的玩具呢,她肯定在想,姐姐要是能让我玩一小会,我就开心死了。”用强调别人感受的方式友善提醒她。

    如果她仍然说“不”,我也不会要求什么。

    我是希望千寻明白,是否分享的决定权一定在她自己,因为这个玩具是“她的”,也是让对方小朋友理解到,因为这个玩具不是“你的”,所以你需要尊重和等待。